15
Jerry,也就是王起明为宁宁买的那只小白狗,长大了。
这种狗长成之后,体重也就是在七到八磅之间。可是它的毛却能长到十英寸长。
它全身雪白,找不到一根杂毛,只有鼻头是黑的,伸出来的小舌头是红的。这是一条地
地道道的室内玩具狗。
Jerry的血统是高贵的、无可怀疑的。在它的出生卡上,注明着可以追溯到宁的前六、
七代都是一个家庭,一个血统。为了保证这一点的容置疑,在它的出生证明上,有饲养人的
签字,有贩卖人的签字,还有狗的编码,政府有关部门的钢印。
因为这是美国。
狗,在美国的社会地位,人皆共知。不过,狗所受到的重视程度,恐怕只在Jerry进门
之后,王起明和郭燕才真正认识到。
买狗的时候,王起明填写了厚厚的一打表格。
买主姓名、住址、电话,最重要的是在狗的名称之下,要填明王起明的社会安全号码。
从此以后,起码在表格上,他和这条狗相依为命了。
王起明当初买狗的动机,只是想借此把宁宁套在家里,吸引住她,不要让她往外跑。
女儿没有套住。
该留住的没有留住,狗却真正地在他家安营扎寨了。
狗带来的麻烦可是真不少,照着王起明的话,他们哪是买回一条狗呀,整个请回来一个
活祖宗。
每个礼拜,他至少要收到二至三封信,有生物保护协会寄来的,要求他写出Jeery近况
的文字报告;有Jerry的医生来的信,通知他哪天哪天又得带它去打防疫针了;也有的信是
它的美容师寄来的,说它该去剪毛整容了。还有可乐可气的是狗俱乐部写来的,信上模信出
狗的口吻,请Jerry去参加舞会,还要注意:请穿晚礼服!
郭燕不会开车,所以,他一天于晚就带着这个长毛的狗祖宗,东跑西颠,忙得不亦乐
乎,哭笑不得。
最叫他头疼的是,有了这条狗,他们俩口子出远门就得合计半天。
带着它吧:狗食、狗衣服、狗笼子、狗玩具……加起来,比他俩带的行李加在一块还得
多;不带它吧,那决不能把它锁家里,它一叫没人管就是他俩的罪过,得送到狗旅馆里去,
一夜比住个人贵出去不少。
最后,他们决定把它送到狗旅馆去。尽管费用贵得让人咋舌,可总算轻松,总算是让人
能一天于晚只办人的事。
吵吵买狗的是宁宁。
决定买狗的是王起明。
坚决反对买狗的是郭燕。
现如今,被Jerry迷上了的,竟然是郭燕——最反对买狗的人。
她现在是最爱Jerry,最关心Jerry,最了解Jerry的狗迷。
每天早上,她早起半个小时,蹓狗。蹓狗回来以后,她又马不停蹄地给它作早饭。然后
蹲下来跟狗聊会儿天:Jerry,妈咪出去上班了,给你挣钱,你呢,乖乖地在家,听话,别
淘气;你要是听话,下礼拜,妈咪给你买个新玩具,好吗?再见!Jerry,跟妈咪再见!”
晚上,不管一天有多累,她回到家衣服都不脱,先趴在地毯上跟Jerry玩上廿分钟,才
开始作饭。
王起明看到她这副情形,总是摇摇头,可不敢说什么话。
他知道,自宁宁离家出走后,她就有点不对劲,也许这是她把对宁宁的爱和怀念,全部
寄托在狗的身上了。
有一次Jerry玩疯了,来不及跑到外面,就把小便撒在了白色的地毯上,这被王起明看
见,就轻轻的踢了它一脚。
正好郭燕下楼,被她看到了,她疯了似的大叫起来,大骂王起明没有人性,不是东西。
她跑在Jerry面前,抱着它说:“Jerry,别怕,不理他,他好坏哟,就知道发脾气、打、
骂、疼不疼?告诉妈咪。”
她用餐纸,想把Jerry的尿从地毯里蘸出来。她蹲下来,刚要去擦尿。可一眼看到了宁
宁临走那天,烟炭烧坏了的那一团黑迹。她的手指抖动着在那一团黑迹上抹来抹去,眼泪也
啪嗒啪嗒地掉在那团黑迹上。
她再也擦不下去,就抱起Jerry跑上了楼。
王起明看着这一切,一句话也没说,躺在沙发里,噘着嘴,向天花板上吐着烟圈。
过了一会儿,他的眼圈也红红的。
静静的房间里,他清清楚楚地听见楼上郭燕在抽泣着和Jerry说话。
“Jerry……疼吗……告诉妈咪……你可别生气……他脾气不好,可是……妈咪会照
顾………你……”
王起明用手掌象个粗人那样地抹了一把脸上的泪水。
狗通人性。
这话不假。
郭燕这么喜欢它疼它,它也真是一点也不辜负郭燕对它的一片爱心。
只要郭燕一到,Jerry就好像是她的小保镖,寸步不离,如影跟随。
不仅如此,连郭燕内心深处的喜怒哀乐,王起明看不出来,猜不到的,这条小狗都能明
镜似地体会到。
真绝了!
自从宁宁出走以后,郭燕会经常一个人坐在一个地方发呆。Jerry会马上跑过来,汪汪
地叫上几声,又用嘴叨着玩具骨头,投到郭燕里,让她从沉思中醒悟过来。
郭燕会一个人满面愁容地掉下几滴眼泪,它会马上扑到她的怀里,又舔脖子又舔脸,直
到郭燕露出了笑容,它才又趴在她的腿国呼呼的睡起来。
晚上,Jerry和郭燕是同床的,Jerry热乎乎的体温,透过那雪白的毛发,传导到郭燕
的身体,使她睡得更加安稳。
当一些莫名其妙的恶梦,把郭燕惊醒时,Jerry立刻站起来,双耳竖立,圆瞪着眼睛,
听着、观察着周围一点一滴的动静。
这种狗,在美国每年一度的比赛中,永远是名列前茅,不仅是因为它有一个可爱的外
形,主要的是它的智商比一般种类的狗要高出许多。它通人性。
自从宁宁出走后,加上郭燕离不开狗,半年多来,王起明和郭燕形成了自然的分居。
王起明像个游击战士,有时客厅,有时小卧房,有时办公室,胡乱一睡。
有一夜,王起明实在耐不住寂寞,蹑手蹑脚地走进郭燕的大卧旁。
他走到床前,碰碰郭燕的肩膀。
郭燕一惊,醒了过来。
Jerry立即跳了起来,两只前爪护着郭燕的肩头,“汪汪汪”地叫着,冲着王起明一个
劲儿地呲牙。
王起明退后一步,哭笑不得。
“Jerry,不要凶,他是你爸爸,”郭燕安慰这条小狗。
Jerry这才安静了下来。
当了狗的爸爸,他才有资格在床上躺下。
又过了有半年。
Jerry又长大了一些,长到了这种狗该具备的规格。
它“出落”得更漂亮了,长长的毛拖到了地上,跑起来,那毛呼闪呼闪的,真好看。它
要是不言声地会在床头,外人看见,还得以为是一个假的玩具狗呢。
狗长大了,“长大成狗”了。王起明被允许调回大卧房了。
虽然房事有一搭无一搭,但也总算是有说有笑的,日子恢复了正常。
时光流逝,王起明也想了相当大的变化。
一天早上,他坐在餐桌边上看报纸,怎么也看不清报纸上的字。
他把脑袋一个劲儿地往后仰,双手也把报纸推到前面较远的地方。
还看不清,眨眨眼,还是看不清。
“燕儿!”他叫妻子,“你说这事邪乎不邪乎,一夜之间,我成了老花眼了,嘿!”
“性子急的人,都眼花得快。”郭燕看了他一眼,说。
“哪合哪儿呀,眼睛跟性子有什么关系呀,你可真逗!”
他这么说着,可心里也不可否认:老了,操心的人老得快。
这话不假。
自从那天以后,他就戴上了一副宽边儿的黑框眼镜。
他戴着这样的眼镜,再加渐渐鼓起来的肚子,走起路来,不知不觉地跟鸭子差不多。
别小看这鸭子步,有用。
厂子里的工人见着他,逗笑似地说:“嘿,有这两步,就更象大老板了。”
他听这话,嘴上没说什么,心里很得意,那鸭子步也越摇越大。
有用的鸭子步。
在和客户谈生意的时候,这两下子更管事。就是不看东西,用不着眼镜,他也得把眼镜
戴上。
老美,还真吃他这一套,尤其是那些犹太人,你越摆谱,越迈鸭子步,越是有事没事地
架着眼镜,他就越觉得你有钱,他就敢在你这作下大订单。
究竟与眼镜、鸭子步有无直接关系,这已很难考证,反正他的生意是越做越好,买了一
辆新汽车,又给郭燕添了些首饰、珠宝。
郭燕也起了变化,头发越来越黑,黑里透亮。虽然眼角上的皱代多了两三道,双下巴卡
住了脖领,可这一头油亮油亮的黑发,使她让人觉得总是精神抖擞。
这可瞒不住明眼的女人。她们一看就知道这黑发的出处:染的。
可是,厂里的女工都很会说话,一个劲儿地夸郭燕,越活越年轻。
这使郭燕对于自己的外表更注重。她花在镜前的时间,一天比一天长。
要是出门见个人,王起明早把车子发动好了,她也不下来,急得他一个劲儿地看表,跺
脚,转圈,按喇叭。
可是,她不着急,在梳妆台前,慢条斯理,画好脸上的线条,才款款地下楼,出门,锁
门,上车。
等她上了车,王起明看着她。笑着说:“老妖精!”
她也回敬一句:“老不死的!”
他们俩都开始变老了。
真的老了吗?才四十多岁。
按说,这个年龄,在美国,不算老。特别是在商界,几乎可以算是刚刚开始。那些王起
明生意上的对手,都是些六、七十岁的犹太人,每次谈完生意,他们总要拍拍他的肩膀,
说:“Begoodboy!”(好好干,孩子!)真的老了吗?才四十多岁。
不老。
其实不老。
要说老,是他自己摆出来的。
“该摆摆了,”他对自己说,“八年了,从一下飞机,两个人加在一块才五十美金到今
天,身价百万以上,容易吗?”
摆?
值得一摆!
他摆谱,摆阔,摆架子,至于那鸭子步,也是越摆越厉害了。
他经常请华人商界中的巨头吃饭、跳舞,一个晚上花掉几百。临出门时,把信用卡往台
面上一丢,擦着沾满油的厚嘴唇,等签字。
一到周末,他的家准成麻将馆。不是一桌,一摆就是三、四桌,一赢就是千八百的,一
输也是千八百的。
他不在乎:“玩嘛,难得一乐,难得一乐。”
看得出,他是真的变了,变得连他自己几乎都掌握不好自己了。姓什么还知道,可自己
该算哪一类?不明白了,有点含糊了。
大财主?别逗了。比他有钱的有的是。这他心里也跟明镜似的。
可是,他整天价鼻孔朝天、洋洋自得,再加上周围的人帮着吹嘘他如何如何地能干,如
何如何地聪明,一下子他的声名大振。
舞场的小姐称他是新一代的草莽英雄。
纽约商头们称他是后起之秀。
华人报界说他是新移民中的青年才俊。
这当然使他十分的得意。
别说他,谁也经不起这么折腾。
他开始狂妄、自大、傲慢,不可一世。
就连郭燕也跟着漂乎起来。
她常常买衣服,特别是买夜礼服,衣柜里多得放不下。
可是每到周末,她还是要去有名的大公司,挑选新的样式。她有她的理由:穿过一次,
再去同一个地方也穿同样的衣服,就会被人瞧不起。
她手腕上的郎琴,早已换了18K金的劳力士。
她还经常催促王起明换新车:“我说你能不能换辆奔驰呀,老开美车车,跟你现在的身
价不般配。”
她走路的样子也有微妙的变化,说迟钝不是迟钝,说缓慢也不是缓慢,用北京话说她那
个姿势,老那么“拿着”。
为什么“拿着”呢?因为她觉得她的身份就该这么“拿着”,不“拿着”就有点跌份。
每周,她都很忙,除了管工厂,她还得去减肥、按摩、拉皮、做韵律操……这么说吧,
凡是那些专赚有钱人的玩艺,一到周末,她都去试试,乖乖地把给钱人家送去。
郭燕只有在与王起明两独处时,才露出一些原来的样子。
“真不知道,宁宁怎么样了?”
她一边御下脸上的浓装,一边问丈夫。
“放着好日子不会过,她没这个命。”
王起明一边解着那名贵的领带一边。他提起女儿,心头也不痛快。但他不愿意仔细去思
量这事儿,因为女儿给他心头戳下的伤口还没有完全愈合。
“按说,”郭燕还在循着自己的思路说,“她应该打个电话回来呀!”
“应该的事儿多了。她做的哪件事儿是应该的?”
王起明一旦想起女儿指责自己的情景,心里总是很不愉快。
他忘不了那天女儿的指责,这也许是因为那些指责都说得有道理。
“起明,你不为女儿担心吗?”郭燕侧过脸来看着丈夫。
“担心?”他点燃一支烟,“担心又有什么用?儿孙自有儿孙福,哪儿的黄土不埋人
哪……”
说着,王起明自己心里也是一愣,这话是谁的?阿春。
想起阿春,他的思路更复杂了。他摇了摇头,仿佛要摆脱这些纷繁复杂的情绪。
“别担心啦!”他一了百了地说,“不是不担心她,老担心又有什么用!”
“我就怕她……”
“怕她什么?”
“吃亏。”
“她吃的亏还少吗?想开了吧,她十九岁了,成人了,美国就是美国,美国不许咱们为
她操心!”说着,他想起一句英语来,“That’snotyourbusiness。”(那不是你的事。)
“她不会出事吧?”
“快一年了,要是出事,早该见报了,”可他也怔了一下,把香烟捻灭,“不会……我
想不至于……不至于出事吧。”
Jerry,也就是王起明为宁宁买的那只小白狗,长大了。
这种狗长成之后,体重也就是在七到八磅之间。可是它的毛却能长到十英寸长。
它全身雪白,找不到一根杂毛,只有鼻头是黑的,伸出来的小舌头是红的。这是一条地
地道道的室内玩具狗。
Jerry的血统是高贵的、无可怀疑的。在它的出生卡上,注明着可以追溯到宁的前六、
七代都是一个家庭,一个血统。为了保证这一点的容置疑,在它的出生证明上,有饲养人的
签字,有贩卖人的签字,还有狗的编码,政府有关部门的钢印。
因为这是美国。
狗,在美国的社会地位,人皆共知。不过,狗所受到的重视程度,恐怕只在Jerry进门
之后,王起明和郭燕才真正认识到。
买狗的时候,王起明填写了厚厚的一打表格。
买主姓名、住址、电话,最重要的是在狗的名称之下,要填明王起明的社会安全号码。
从此以后,起码在表格上,他和这条狗相依为命了。
王起明当初买狗的动机,只是想借此把宁宁套在家里,吸引住她,不要让她往外跑。
女儿没有套住。
该留住的没有留住,狗却真正地在他家安营扎寨了。
狗带来的麻烦可是真不少,照着王起明的话,他们哪是买回一条狗呀,整个请回来一个
活祖宗。
每个礼拜,他至少要收到二至三封信,有生物保护协会寄来的,要求他写出Jeery近况
的文字报告;有Jerry的医生来的信,通知他哪天哪天又得带它去打防疫针了;也有的信是
它的美容师寄来的,说它该去剪毛整容了。还有可乐可气的是狗俱乐部写来的,信上模信出
狗的口吻,请Jerry去参加舞会,还要注意:请穿晚礼服!
郭燕不会开车,所以,他一天于晚就带着这个长毛的狗祖宗,东跑西颠,忙得不亦乐
乎,哭笑不得。
最叫他头疼的是,有了这条狗,他们俩口子出远门就得合计半天。
带着它吧:狗食、狗衣服、狗笼子、狗玩具……加起来,比他俩带的行李加在一块还得
多;不带它吧,那决不能把它锁家里,它一叫没人管就是他俩的罪过,得送到狗旅馆里去,
一夜比住个人贵出去不少。
最后,他们决定把它送到狗旅馆去。尽管费用贵得让人咋舌,可总算轻松,总算是让人
能一天于晚只办人的事。
吵吵买狗的是宁宁。
决定买狗的是王起明。
坚决反对买狗的是郭燕。
现如今,被Jerry迷上了的,竟然是郭燕——最反对买狗的人。
她现在是最爱Jerry,最关心Jerry,最了解Jerry的狗迷。
每天早上,她早起半个小时,蹓狗。蹓狗回来以后,她又马不停蹄地给它作早饭。然后
蹲下来跟狗聊会儿天:Jerry,妈咪出去上班了,给你挣钱,你呢,乖乖地在家,听话,别
淘气;你要是听话,下礼拜,妈咪给你买个新玩具,好吗?再见!Jerry,跟妈咪再见!”
晚上,不管一天有多累,她回到家衣服都不脱,先趴在地毯上跟Jerry玩上廿分钟,才
开始作饭。
王起明看到她这副情形,总是摇摇头,可不敢说什么话。
他知道,自宁宁离家出走后,她就有点不对劲,也许这是她把对宁宁的爱和怀念,全部
寄托在狗的身上了。
有一次Jerry玩疯了,来不及跑到外面,就把小便撒在了白色的地毯上,这被王起明看
见,就轻轻的踢了它一脚。
正好郭燕下楼,被她看到了,她疯了似的大叫起来,大骂王起明没有人性,不是东西。
她跑在Jerry面前,抱着它说:“Jerry,别怕,不理他,他好坏哟,就知道发脾气、打、
骂、疼不疼?告诉妈咪。”
她用餐纸,想把Jerry的尿从地毯里蘸出来。她蹲下来,刚要去擦尿。可一眼看到了宁
宁临走那天,烟炭烧坏了的那一团黑迹。她的手指抖动着在那一团黑迹上抹来抹去,眼泪也
啪嗒啪嗒地掉在那团黑迹上。
她再也擦不下去,就抱起Jerry跑上了楼。
王起明看着这一切,一句话也没说,躺在沙发里,噘着嘴,向天花板上吐着烟圈。
过了一会儿,他的眼圈也红红的。
静静的房间里,他清清楚楚地听见楼上郭燕在抽泣着和Jerry说话。
“Jerry……疼吗……告诉妈咪……你可别生气……他脾气不好,可是……妈咪会照
顾………你……”
王起明用手掌象个粗人那样地抹了一把脸上的泪水。
狗通人性。
这话不假。
郭燕这么喜欢它疼它,它也真是一点也不辜负郭燕对它的一片爱心。
只要郭燕一到,Jerry就好像是她的小保镖,寸步不离,如影跟随。
不仅如此,连郭燕内心深处的喜怒哀乐,王起明看不出来,猜不到的,这条小狗都能明
镜似地体会到。
真绝了!
自从宁宁出走以后,郭燕会经常一个人坐在一个地方发呆。Jerry会马上跑过来,汪汪
地叫上几声,又用嘴叨着玩具骨头,投到郭燕里,让她从沉思中醒悟过来。
郭燕会一个人满面愁容地掉下几滴眼泪,它会马上扑到她的怀里,又舔脖子又舔脸,直
到郭燕露出了笑容,它才又趴在她的腿国呼呼的睡起来。
晚上,Jerry和郭燕是同床的,Jerry热乎乎的体温,透过那雪白的毛发,传导到郭燕
的身体,使她睡得更加安稳。
当一些莫名其妙的恶梦,把郭燕惊醒时,Jerry立刻站起来,双耳竖立,圆瞪着眼睛,
听着、观察着周围一点一滴的动静。
这种狗,在美国每年一度的比赛中,永远是名列前茅,不仅是因为它有一个可爱的外
形,主要的是它的智商比一般种类的狗要高出许多。它通人性。
自从宁宁出走后,加上郭燕离不开狗,半年多来,王起明和郭燕形成了自然的分居。
王起明像个游击战士,有时客厅,有时小卧房,有时办公室,胡乱一睡。
有一夜,王起明实在耐不住寂寞,蹑手蹑脚地走进郭燕的大卧旁。
他走到床前,碰碰郭燕的肩膀。
郭燕一惊,醒了过来。
Jerry立即跳了起来,两只前爪护着郭燕的肩头,“汪汪汪”地叫着,冲着王起明一个
劲儿地呲牙。
王起明退后一步,哭笑不得。
“Jerry,不要凶,他是你爸爸,”郭燕安慰这条小狗。
Jerry这才安静了下来。
当了狗的爸爸,他才有资格在床上躺下。
又过了有半年。
Jerry又长大了一些,长到了这种狗该具备的规格。
它“出落”得更漂亮了,长长的毛拖到了地上,跑起来,那毛呼闪呼闪的,真好看。它
要是不言声地会在床头,外人看见,还得以为是一个假的玩具狗呢。
狗长大了,“长大成狗”了。王起明被允许调回大卧房了。
虽然房事有一搭无一搭,但也总算是有说有笑的,日子恢复了正常。
时光流逝,王起明也想了相当大的变化。
一天早上,他坐在餐桌边上看报纸,怎么也看不清报纸上的字。
他把脑袋一个劲儿地往后仰,双手也把报纸推到前面较远的地方。
还看不清,眨眨眼,还是看不清。
“燕儿!”他叫妻子,“你说这事邪乎不邪乎,一夜之间,我成了老花眼了,嘿!”
“性子急的人,都眼花得快。”郭燕看了他一眼,说。
“哪合哪儿呀,眼睛跟性子有什么关系呀,你可真逗!”
他这么说着,可心里也不可否认:老了,操心的人老得快。
这话不假。
自从那天以后,他就戴上了一副宽边儿的黑框眼镜。
他戴着这样的眼镜,再加渐渐鼓起来的肚子,走起路来,不知不觉地跟鸭子差不多。
别小看这鸭子步,有用。
厂子里的工人见着他,逗笑似地说:“嘿,有这两步,就更象大老板了。”
他听这话,嘴上没说什么,心里很得意,那鸭子步也越摇越大。
有用的鸭子步。
在和客户谈生意的时候,这两下子更管事。就是不看东西,用不着眼镜,他也得把眼镜
戴上。
老美,还真吃他这一套,尤其是那些犹太人,你越摆谱,越迈鸭子步,越是有事没事地
架着眼镜,他就越觉得你有钱,他就敢在你这作下大订单。
究竟与眼镜、鸭子步有无直接关系,这已很难考证,反正他的生意是越做越好,买了一
辆新汽车,又给郭燕添了些首饰、珠宝。
郭燕也起了变化,头发越来越黑,黑里透亮。虽然眼角上的皱代多了两三道,双下巴卡
住了脖领,可这一头油亮油亮的黑发,使她让人觉得总是精神抖擞。
这可瞒不住明眼的女人。她们一看就知道这黑发的出处:染的。
可是,厂里的女工都很会说话,一个劲儿地夸郭燕,越活越年轻。
这使郭燕对于自己的外表更注重。她花在镜前的时间,一天比一天长。
要是出门见个人,王起明早把车子发动好了,她也不下来,急得他一个劲儿地看表,跺
脚,转圈,按喇叭。
可是,她不着急,在梳妆台前,慢条斯理,画好脸上的线条,才款款地下楼,出门,锁
门,上车。
等她上了车,王起明看着她。笑着说:“老妖精!”
她也回敬一句:“老不死的!”
他们俩都开始变老了。
真的老了吗?才四十多岁。
按说,这个年龄,在美国,不算老。特别是在商界,几乎可以算是刚刚开始。那些王起
明生意上的对手,都是些六、七十岁的犹太人,每次谈完生意,他们总要拍拍他的肩膀,
说:“Begoodboy!”(好好干,孩子!)真的老了吗?才四十多岁。
不老。
其实不老。
要说老,是他自己摆出来的。
“该摆摆了,”他对自己说,“八年了,从一下飞机,两个人加在一块才五十美金到今
天,身价百万以上,容易吗?”
摆?
值得一摆!
他摆谱,摆阔,摆架子,至于那鸭子步,也是越摆越厉害了。
他经常请华人商界中的巨头吃饭、跳舞,一个晚上花掉几百。临出门时,把信用卡往台
面上一丢,擦着沾满油的厚嘴唇,等签字。
一到周末,他的家准成麻将馆。不是一桌,一摆就是三、四桌,一赢就是千八百的,一
输也是千八百的。
他不在乎:“玩嘛,难得一乐,难得一乐。”
看得出,他是真的变了,变得连他自己几乎都掌握不好自己了。姓什么还知道,可自己
该算哪一类?不明白了,有点含糊了。
大财主?别逗了。比他有钱的有的是。这他心里也跟明镜似的。
可是,他整天价鼻孔朝天、洋洋自得,再加上周围的人帮着吹嘘他如何如何地能干,如
何如何地聪明,一下子他的声名大振。
舞场的小姐称他是新一代的草莽英雄。
纽约商头们称他是后起之秀。
华人报界说他是新移民中的青年才俊。
这当然使他十分的得意。
别说他,谁也经不起这么折腾。
他开始狂妄、自大、傲慢,不可一世。
就连郭燕也跟着漂乎起来。
她常常买衣服,特别是买夜礼服,衣柜里多得放不下。
可是每到周末,她还是要去有名的大公司,挑选新的样式。她有她的理由:穿过一次,
再去同一个地方也穿同样的衣服,就会被人瞧不起。
她手腕上的郎琴,早已换了18K金的劳力士。
她还经常催促王起明换新车:“我说你能不能换辆奔驰呀,老开美车车,跟你现在的身
价不般配。”
她走路的样子也有微妙的变化,说迟钝不是迟钝,说缓慢也不是缓慢,用北京话说她那
个姿势,老那么“拿着”。
为什么“拿着”呢?因为她觉得她的身份就该这么“拿着”,不“拿着”就有点跌份。
每周,她都很忙,除了管工厂,她还得去减肥、按摩、拉皮、做韵律操……这么说吧,
凡是那些专赚有钱人的玩艺,一到周末,她都去试试,乖乖地把给钱人家送去。
郭燕只有在与王起明两独处时,才露出一些原来的样子。
“真不知道,宁宁怎么样了?”
她一边御下脸上的浓装,一边问丈夫。
“放着好日子不会过,她没这个命。”
王起明一边解着那名贵的领带一边。他提起女儿,心头也不痛快。但他不愿意仔细去思
量这事儿,因为女儿给他心头戳下的伤口还没有完全愈合。
“按说,”郭燕还在循着自己的思路说,“她应该打个电话回来呀!”
“应该的事儿多了。她做的哪件事儿是应该的?”
王起明一旦想起女儿指责自己的情景,心里总是很不愉快。
他忘不了那天女儿的指责,这也许是因为那些指责都说得有道理。
“起明,你不为女儿担心吗?”郭燕侧过脸来看着丈夫。
“担心?”他点燃一支烟,“担心又有什么用?儿孙自有儿孙福,哪儿的黄土不埋人
哪……”
说着,王起明自己心里也是一愣,这话是谁的?阿春。
想起阿春,他的思路更复杂了。他摇了摇头,仿佛要摆脱这些纷繁复杂的情绪。
“别担心啦!”他一了百了地说,“不是不担心她,老担心又有什么用!”
“我就怕她……”
“怕她什么?”
“吃亏。”
“她吃的亏还少吗?想开了吧,她十九岁了,成人了,美国就是美国,美国不许咱们为
她操心!”说着,他想起一句英语来,“That’snotyourbusiness。”(那不是你的事。)
“她不会出事吧?”
“快一年了,要是出事,早该见报了,”可他也怔了一下,把香烟捻灭,“不会……我
想不至于……不至于出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