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清晨。
王起明迷迷糊糊地听到楼下响起了报时的钟声。
他坐起了身,一个人先下床,走进了浴室。
他已经养成了早晨洗澡的习惯,象美国大多数人一样。
早晨起来洗澡,与其说是为了卫生,为了清洁,不如说是为了头脑清醒。让热的、温暖
的水,把一夜的浑浊冲刷干净;让那怡人的液体清醒头脑,使陷入麻木的身躯一下子振作起
来。
洗澡对,他在心里盘算着该如何去和女儿做一次认真的谈话。对,他有信心,使女儿理
解他;必要的时候,他也可以试图去理解女儿。
洗完澡,他感到轻松了许多。他用一条大毛巾,擦着湿淋淋的身子,走出浴室。
“起明!”
这是谁在喊?
“起明!”
这是郭燕。她的声音,凄厉,哀婉,显然是出了什么大事情。
他围上毛巾,冲出了浴室。
郭燕从楼上跑下来,跌跌撞撞,好象在楼上撞见了鬼。
“宁宁,宁宁……”她喊叫着。
王起明不由分说,从楼梯口夺路而上,向楼上奔跑。
卧室——宁宁的卧室——房门大敞,没有人。
王起明又各另外的房间找去。
书房,没有。
客厅,没有。
阳台,没有。
厨房,也没有。
他在整幢房子里寻找,高声叫喊:“宁宁——宁宁——”
没有她的回应。
郭燕举着刚刚捡到一张纸,奔到了王起明的身边。
“起明!看!她留下的!”
王起明走过来,接过那张纸,急切地读了起来。
亲爱的爸、妈:
我走了。
原谅我。我没有打招呼。因为我不想叫醒你们,我知道,你们为工厂、为我,已经很累
很累了。
所以,现在我就不声不中响地走了。
昨天晚上,我说的那些惹你们生气的话,使你们伤心的话,我很后悔,请你们忘掉这些
话。其实,我并不是想让你们生气。我爱你们。
爸、妈!
我长大了。在美国,象我这么大的青年,一定要一脚踏出大门、自谋生路去了。可你们
总是想把我关在家里,这对我、对你们都没有好处。只有真正做到象你说的,要学会独立思
考,人才能长大。现在,我要出去闯一闯,就象你们一样。
爸、妈,我走了。
别太为我担心。
爱你们——这是真心的。
你们的宁宁
晨五时
那张纸背面,还有一行小字,字迹十分潦草:
爸、妈:
有两件事,爸的头疼药,我已买好了,放在冰箱旁。
妈给我买的衣服,我没有全拿走。
妈妈留着自己穿吧,纽约的冬天很冷。
再见!
宁宁
王起明的头象被人用拳重重地击了一下,耳鸣目眩。
刚刚洗完的身体,又出了一身无名汗。头上,还没有干的头发里,水流了下来。
那只刚刚买回来的小狗,蹲在角落里,伸着小红舌头,警惕地注视着新主人异常的神色。
“我要报警!”他说。
“报警?”郭燕问。
“对,马上。”
“马上?”
他急急忙忙地拿起电话机,拨了911。
911一拨就通。
王起明用最简洁的英语把事情的经过说了一遍,希望警方能够帮助他找到宁宁。
电话里传出了警察冷漠的声音:“这个,恐怕我们帮不了什么忙。”
“为什么?”
“她18岁了。”
“18岁又怎么样?”
“根据法律,如果你把你的女儿——18岁的女儿——关在家里,那么违反法律的,很
不幸,是你。”
“是我?”
“对。如果你没有别的情况要报案,那么,我这里还有其它的……”
王起明愤愤地不顾礼貌地挂断了电话。
“混帐法律!”他骂着。
他们给自己所知道的宁宁的朋友都打了电话。
没人知道她的下落,没人知道。
郭燕说:“也许,也许,她会打电话来。让我们等一下。”
他们放下电话。
王起明坐下又站起,站起又坐下,象关在笼里的豹子。
终于,电话铃响了。
郭燕抢先一步,说:“我来接!”
她激动地拿起电话听筒。
“喂!我是秀梅,你们快到工厂来吧,出事了。对,快来!”
秀梅一见他们走进门来,就急忙迎上去,说:“老板,您看,上个礼拜我就提醒您,这
批334肩上用错了线。可您说先冲出去再说。现在,您看!”
她用手一指工厂门口堆放着的二十几箱退货。
“退货?”王起明明白了问题的严重性。
“全退回来了!”
秀梅说到这儿,脸胀得通红,喘着粗气。
王起明的怒火一下子就冒了上来。他大声地吼叫起来:“退货了就怪起我来了!我难道
就没叮嘱过你们吗?”
众人没有一个敢吱声的。
“是我让你们用错了线的?”他一边在工厂厂房里头转悠,一边发泄自己的一肚子怒气
一肚子邪火,“打衣服的马虎,熨衣服的干什么去啦?包装的也是吃闲饭的吗?都干什么去
了?
我实话告诉你们,这批退货,里里外外一共是六万八千块;可别以为我手头有多少钱能
挡住,实不相瞒,填窟窿的钱,我可是一个字没有!要想挣工资,要想吃饭,没别的,把这
些货两天内重新打好,给人家送去;要不然,咱们一块挨饿——谁也别埋怨谁!”
他说话的声音越来越大,嗓门越来越高,用词越来越严厉,一点面子也不留。
郭燕在一边站着,一句话也不说。她知道丈夫心里窝的火有多一半是冲着宁宁来的。
工人们不知道这一层,都低着头。
“咱们都是中国人。中国人在海外,找个活儿做,挣上俩我儿,可真是不容易。这么大
拨大拨地退货,我可受不了,你们也该明白!”他说,“愿意干的,这两天加班加点,开夜
车,把这点活儿赶出来;不愿干的,甭说别的,给我走人,我欢送!”
这一番火爆爆的训说完,他一转身走进了他的办公室。
临进门,他把办公室的门摔得山响。
大伙放下手里头的活儿,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静静地,谁也不吭声。
王起明如此凶神恶煞、暴跳如雷,这是他们谁也没有见过的。他们都被这一阵狂风暴雨
震慑住了,没人说话,也没人动作。
郭燕知道,这个时候她自己该扮演什么角色。
她笑了两声,对大伙说:“他这个人,就是这个脾气,说了就好,说完了就过去,大伙
谁也别往心里去。话说回来,这事也难怪他发脾气:饭碗要是砸了,你们说谁不急呀!”
她这么解释两句之后,又说话儿:“这些衣服虽然说是让人家退货了,可也用不着重新
再打,把肩拆开了,前片从腰部往里打,把肩上的线换过来就行了。两天,我看能赶出来。
大家多受点累,就算是帮我的忙吧!”
说着,她先坐下,拿过件衣服重打起来。
这一席话,说的大家也不好再说什么,只好都默默地做了起来。
办公室里,王起明双手捧着头坐着,不知道该想什么,也什么都没想。
过了半天,郭燕从外面走进了办公室。
“工厂,我来管。”郭燕对王起明说,“你出去找找。”
他点点头。
随后,他去了宁宁的学校,老师说已经有两个星期没有见到她了。
警察局他也去了。警官向他耸了耸肩,一摊手,表示这事警方无法介入。
这些预料之中的结果加重了他内心的烦乱。他钻进汽车,马上拨通了阿春的电话。
“有事吗?”
“有。”
“重要吗?”
“很重要。”
“来吧,我等你。”
这几年,王起明养成了习惯,遇见了自己难以解决的问题,无法排除的苦恼,他总是去
见阿春。在阿春的温柔婉转的音调里头,他心灵中颠簸的船只能变得平稳起来,他的烦恼愁
苦会烟消云散。
“问题在于,”阿春手里托着半杯白兰地站在他的面前,他看见杯中的白兰地跳耀着金
黄的颜色,“你自己。”
“我自己?”
“对,你小题大作了。”
阿春端起酒杯,抿了一口,平静地对他解释,“既然你下了决心把她从中国带来,既然
你下了狠心把她推向社会,你又为什么为自己做的这一切而大惊小怪呢?”
“可是,他……”
“我知道你要说什么,”她淡淡一笑,“抽烟,脏话,大麻,性。可这又怎么样呢?这
就是社会呀。你在决定让她走进这个社会的时候,这一切都早该想到的呀!”
“那不是太……太让人难以接受了吗?”
阿春把酒杯放在自己面前的茶几上。
“要记住,”她说,“你现在是生活在美国。美国,表面上乱哄哄,实际上,它有它的
规律,它有它的法则,它有它的——游戏规则——这都很严格。它的道德观念也只在这规则
内起作用。你不可能生活在真空里,你怎么能够要求你有又儿既生活在美国,又持一个中国
的传统观念呢?那不成了畸形了吗?”
“可我是真的害怕,”他忧心忡忡地说,“她这一走,出现了些意外,我意想不到的
事。”
“她不走的话,她的一切你都能意想得到吗?她吸大麻,你想到了吗?她在中国的怀孕
和流产你想到了吗?”
他哑口无言。
“意外并不是昨天才发生的,只是你昨天才知道罢了。”
“我怕。”
“你怕什么,可怕在事情在后头哪!”不等王起明往下说她又接了下来,并离开了台
子,手里拿着酒杯,来回踱着步子,“不错,是没有人写过这方面的书,因为它市场太小,
不赚钱,中国移民毕竟在美国的数量太小了,有谁去真正的关心他们,研究他们呢?”
她走到窗口,眺望着蓝天说:“移民,移民子女的教育,多么深奥的题目呀。不要说小
孩子,就是成年人也同样,面临着一场巨大的痛苦和一场触及灵魂的文化冲击,美国人叫
cultural shock。移民就像断了肢体的人,再重新接起来一样,要骨骼对着骨骼,神精对着
神精,皮肤边着皮肤,活生生的缝合起来,多么痛苦,又多么难熬哇。一些人,就是对付着
接起来了,你也会发现他的走路,他的动作,他的神态是那么的不协调,那么难看。”
王起明听得入了神,香烟屁股烫痛了手指,他急忙把烟头弄灭,又重新点上了一支。
“至于移民的子女,特别是二十来岁的青年人,他们完全被新的环境弄糊涂了,好坏分
不清了,标准全变了,价值观也靠不住了,象新衣服一样全换了。他们甚至连自己都认不得
自己了。”’
“他们舒服吗?”
“舒服?”她冷笑一声,“他们舒服得了吗?他们会反抗,本能地反抗这一切,又不自
觉地去吸收这个新社会给他们带来的一切。他们一下子变得什么也不是了。既做不了美国
人,又不再是中国人。新的生活完全陌生,旧的生活方式又被丢进了大海。”
王起明钦佩地望着阿春。
阿春接着说:
“什么华青帮、青龙帮、鬼影帮,现在又加上了越南帮。
他们杀人、抢劫、贩毒、卖淫,这都成了美国社会的一大灾难。他们这些年轻人的父母
呢?只能睁着眼睛,看着他们的子女,这些本来是那么听话的孩子去杀人越货,他们对此束
手无策。为了活命,他们拼命工作,没有时间去教育孩子,也没有能力去管教他们。因为他
们的英语不如这些孩子,社会知识也不如这些孩子,甚至连精力也不够了。怎么办?只好看
着他们的孩子变成魔鬼。”
“那么,我们没有办法了吗?”
“没有。”
“一点没有?”
“对于这些年轻人,我们很难做什么事。因为这是历史,人不能抗拒历史。”
“可是……”
“就具体的人而言,你当然有事要做。”
“做什么?”
“防备。”
“防备?”
“对。”阿春十分有经验地说,“你要防备宁宁周围的人,隐藏在幕后的人。他们当然
知道你是生意人,有几个钱在手上。他们会下手,向你下手。还有……”
“还有?”
“另一种可能。他们利用宁宁做人质,逼你交出巨款。”
他认真地听,一个劲儿地点头。说实话,他有点紧张。
他正因为紧张,他才要认真地听阿春讲,阿春是个老移民,她的经验比金子还可贵。
“其实,”阿春象是在总结,“你是在管闲事。”
“管闲事?”
“对。”
“谁?”
“你。”阿春肯定地说,“美国的法律,是以人的权力为基本,她18岁了,你就再也
没有权力去干涉她的事情。”
“怎么是干涉?”
“是干涉。”
“可她还不懂事,没有成人呀!”
“从明年开始,你的税务会有一个很大变化。她的一切开支,就再也不会出现你的税单
上,你的各种保险,也再保护不到她的头上。她的名字也将在你的家庭里除去。”
“可我不愿意这样。”
“不管你愿不愿意,这是人权法。”
“人权法……”王起明自语。这三个字,怎么会有这么大的压力!
“美国可是你自觉自愿来的,并不是谁请你来的。你来了,就得遵守它的法律。想开了
吧!在美国,你是得不到中国传统观念上的天伦之乐的!”
“难道,中国的一切观念在这儿,都用不上吗?”
“也不是。中国有句俗话,儿孙自有儿孙福:哪儿的黄土不埋人!我倒是觉得,东半
球,西半球,哪儿的土都是土。人死了,埋在哪儿都一样。”
这时,她把杯中酒全喝光了。那酒杯,盖住她的脸,在玻璃杯后面,她的脸是什么表
情,谁也看不出,谁也猜不到。
王起明也跟着灌了一口。
“你该走了。”阿春说。
“你赶我走?”
“不。让你太太一个人支撑一个厂,不合适,尤其是在这个关口。”
“你的店怎么样?”王起明换了一个话题。
“唉,一团乱麻,一笔糊涂帐!”
“你的个性,根本不适合与人合股。”
“独资?钱呢?那两个混蛋股东倒是想卖股子,可他们头期就要十万现金,这不是成心
难为我吗?”
王起明拉开房门说:“阿春,我觉得,生活里要是没有你,我很难支撑下去。”
“少说废话!”说着,阿春把王起明推上轿车。
几天之后,阿春收到了张10万美金的支票。上面的签字阿春是再熟悉不过的名字——
王起明。
她看着那龙飞凤舞的签字,站立良久。
清晨。
王起明迷迷糊糊地听到楼下响起了报时的钟声。
他坐起了身,一个人先下床,走进了浴室。
他已经养成了早晨洗澡的习惯,象美国大多数人一样。
早晨起来洗澡,与其说是为了卫生,为了清洁,不如说是为了头脑清醒。让热的、温暖
的水,把一夜的浑浊冲刷干净;让那怡人的液体清醒头脑,使陷入麻木的身躯一下子振作起
来。
洗澡对,他在心里盘算着该如何去和女儿做一次认真的谈话。对,他有信心,使女儿理
解他;必要的时候,他也可以试图去理解女儿。
洗完澡,他感到轻松了许多。他用一条大毛巾,擦着湿淋淋的身子,走出浴室。
“起明!”
这是谁在喊?
“起明!”
这是郭燕。她的声音,凄厉,哀婉,显然是出了什么大事情。
他围上毛巾,冲出了浴室。
郭燕从楼上跑下来,跌跌撞撞,好象在楼上撞见了鬼。
“宁宁,宁宁……”她喊叫着。
王起明不由分说,从楼梯口夺路而上,向楼上奔跑。
卧室——宁宁的卧室——房门大敞,没有人。
王起明又各另外的房间找去。
书房,没有。
客厅,没有。
阳台,没有。
厨房,也没有。
他在整幢房子里寻找,高声叫喊:“宁宁——宁宁——”
没有她的回应。
郭燕举着刚刚捡到一张纸,奔到了王起明的身边。
“起明!看!她留下的!”
王起明走过来,接过那张纸,急切地读了起来。
亲爱的爸、妈:
我走了。
原谅我。我没有打招呼。因为我不想叫醒你们,我知道,你们为工厂、为我,已经很累
很累了。
所以,现在我就不声不中响地走了。
昨天晚上,我说的那些惹你们生气的话,使你们伤心的话,我很后悔,请你们忘掉这些
话。其实,我并不是想让你们生气。我爱你们。
爸、妈!
我长大了。在美国,象我这么大的青年,一定要一脚踏出大门、自谋生路去了。可你们
总是想把我关在家里,这对我、对你们都没有好处。只有真正做到象你说的,要学会独立思
考,人才能长大。现在,我要出去闯一闯,就象你们一样。
爸、妈,我走了。
别太为我担心。
爱你们——这是真心的。
你们的宁宁
晨五时
那张纸背面,还有一行小字,字迹十分潦草:
爸、妈:
有两件事,爸的头疼药,我已买好了,放在冰箱旁。
妈给我买的衣服,我没有全拿走。
妈妈留着自己穿吧,纽约的冬天很冷。
再见!
宁宁
王起明的头象被人用拳重重地击了一下,耳鸣目眩。
刚刚洗完的身体,又出了一身无名汗。头上,还没有干的头发里,水流了下来。
那只刚刚买回来的小狗,蹲在角落里,伸着小红舌头,警惕地注视着新主人异常的神色。
“我要报警!”他说。
“报警?”郭燕问。
“对,马上。”
“马上?”
他急急忙忙地拿起电话机,拨了911。
911一拨就通。
王起明用最简洁的英语把事情的经过说了一遍,希望警方能够帮助他找到宁宁。
电话里传出了警察冷漠的声音:“这个,恐怕我们帮不了什么忙。”
“为什么?”
“她18岁了。”
“18岁又怎么样?”
“根据法律,如果你把你的女儿——18岁的女儿——关在家里,那么违反法律的,很
不幸,是你。”
“是我?”
“对。如果你没有别的情况要报案,那么,我这里还有其它的……”
王起明愤愤地不顾礼貌地挂断了电话。
“混帐法律!”他骂着。
他们给自己所知道的宁宁的朋友都打了电话。
没人知道她的下落,没人知道。
郭燕说:“也许,也许,她会打电话来。让我们等一下。”
他们放下电话。
王起明坐下又站起,站起又坐下,象关在笼里的豹子。
终于,电话铃响了。
郭燕抢先一步,说:“我来接!”
她激动地拿起电话听筒。
“喂!我是秀梅,你们快到工厂来吧,出事了。对,快来!”
秀梅一见他们走进门来,就急忙迎上去,说:“老板,您看,上个礼拜我就提醒您,这
批334肩上用错了线。可您说先冲出去再说。现在,您看!”
她用手一指工厂门口堆放着的二十几箱退货。
“退货?”王起明明白了问题的严重性。
“全退回来了!”
秀梅说到这儿,脸胀得通红,喘着粗气。
王起明的怒火一下子就冒了上来。他大声地吼叫起来:“退货了就怪起我来了!我难道
就没叮嘱过你们吗?”
众人没有一个敢吱声的。
“是我让你们用错了线的?”他一边在工厂厂房里头转悠,一边发泄自己的一肚子怒气
一肚子邪火,“打衣服的马虎,熨衣服的干什么去啦?包装的也是吃闲饭的吗?都干什么去
了?
我实话告诉你们,这批退货,里里外外一共是六万八千块;可别以为我手头有多少钱能
挡住,实不相瞒,填窟窿的钱,我可是一个字没有!要想挣工资,要想吃饭,没别的,把这
些货两天内重新打好,给人家送去;要不然,咱们一块挨饿——谁也别埋怨谁!”
他说话的声音越来越大,嗓门越来越高,用词越来越严厉,一点面子也不留。
郭燕在一边站着,一句话也不说。她知道丈夫心里窝的火有多一半是冲着宁宁来的。
工人们不知道这一层,都低着头。
“咱们都是中国人。中国人在海外,找个活儿做,挣上俩我儿,可真是不容易。这么大
拨大拨地退货,我可受不了,你们也该明白!”他说,“愿意干的,这两天加班加点,开夜
车,把这点活儿赶出来;不愿干的,甭说别的,给我走人,我欢送!”
这一番火爆爆的训说完,他一转身走进了他的办公室。
临进门,他把办公室的门摔得山响。
大伙放下手里头的活儿,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静静地,谁也不吭声。
王起明如此凶神恶煞、暴跳如雷,这是他们谁也没有见过的。他们都被这一阵狂风暴雨
震慑住了,没人说话,也没人动作。
郭燕知道,这个时候她自己该扮演什么角色。
她笑了两声,对大伙说:“他这个人,就是这个脾气,说了就好,说完了就过去,大伙
谁也别往心里去。话说回来,这事也难怪他发脾气:饭碗要是砸了,你们说谁不急呀!”
她这么解释两句之后,又说话儿:“这些衣服虽然说是让人家退货了,可也用不着重新
再打,把肩拆开了,前片从腰部往里打,把肩上的线换过来就行了。两天,我看能赶出来。
大家多受点累,就算是帮我的忙吧!”
说着,她先坐下,拿过件衣服重打起来。
这一席话,说的大家也不好再说什么,只好都默默地做了起来。
办公室里,王起明双手捧着头坐着,不知道该想什么,也什么都没想。
过了半天,郭燕从外面走进了办公室。
“工厂,我来管。”郭燕对王起明说,“你出去找找。”
他点点头。
随后,他去了宁宁的学校,老师说已经有两个星期没有见到她了。
警察局他也去了。警官向他耸了耸肩,一摊手,表示这事警方无法介入。
这些预料之中的结果加重了他内心的烦乱。他钻进汽车,马上拨通了阿春的电话。
“有事吗?”
“有。”
“重要吗?”
“很重要。”
“来吧,我等你。”
这几年,王起明养成了习惯,遇见了自己难以解决的问题,无法排除的苦恼,他总是去
见阿春。在阿春的温柔婉转的音调里头,他心灵中颠簸的船只能变得平稳起来,他的烦恼愁
苦会烟消云散。
“问题在于,”阿春手里托着半杯白兰地站在他的面前,他看见杯中的白兰地跳耀着金
黄的颜色,“你自己。”
“我自己?”
“对,你小题大作了。”
阿春端起酒杯,抿了一口,平静地对他解释,“既然你下了决心把她从中国带来,既然
你下了狠心把她推向社会,你又为什么为自己做的这一切而大惊小怪呢?”
“可是,他……”
“我知道你要说什么,”她淡淡一笑,“抽烟,脏话,大麻,性。可这又怎么样呢?这
就是社会呀。你在决定让她走进这个社会的时候,这一切都早该想到的呀!”
“那不是太……太让人难以接受了吗?”
阿春把酒杯放在自己面前的茶几上。
“要记住,”她说,“你现在是生活在美国。美国,表面上乱哄哄,实际上,它有它的
规律,它有它的法则,它有它的——游戏规则——这都很严格。它的道德观念也只在这规则
内起作用。你不可能生活在真空里,你怎么能够要求你有又儿既生活在美国,又持一个中国
的传统观念呢?那不成了畸形了吗?”
“可我是真的害怕,”他忧心忡忡地说,“她这一走,出现了些意外,我意想不到的
事。”
“她不走的话,她的一切你都能意想得到吗?她吸大麻,你想到了吗?她在中国的怀孕
和流产你想到了吗?”
他哑口无言。
“意外并不是昨天才发生的,只是你昨天才知道罢了。”
“我怕。”
“你怕什么,可怕在事情在后头哪!”不等王起明往下说她又接了下来,并离开了台
子,手里拿着酒杯,来回踱着步子,“不错,是没有人写过这方面的书,因为它市场太小,
不赚钱,中国移民毕竟在美国的数量太小了,有谁去真正的关心他们,研究他们呢?”
她走到窗口,眺望着蓝天说:“移民,移民子女的教育,多么深奥的题目呀。不要说小
孩子,就是成年人也同样,面临着一场巨大的痛苦和一场触及灵魂的文化冲击,美国人叫
cultural shock。移民就像断了肢体的人,再重新接起来一样,要骨骼对着骨骼,神精对着
神精,皮肤边着皮肤,活生生的缝合起来,多么痛苦,又多么难熬哇。一些人,就是对付着
接起来了,你也会发现他的走路,他的动作,他的神态是那么的不协调,那么难看。”
王起明听得入了神,香烟屁股烫痛了手指,他急忙把烟头弄灭,又重新点上了一支。
“至于移民的子女,特别是二十来岁的青年人,他们完全被新的环境弄糊涂了,好坏分
不清了,标准全变了,价值观也靠不住了,象新衣服一样全换了。他们甚至连自己都认不得
自己了。”’
“他们舒服吗?”
“舒服?”她冷笑一声,“他们舒服得了吗?他们会反抗,本能地反抗这一切,又不自
觉地去吸收这个新社会给他们带来的一切。他们一下子变得什么也不是了。既做不了美国
人,又不再是中国人。新的生活完全陌生,旧的生活方式又被丢进了大海。”
王起明钦佩地望着阿春。
阿春接着说:
“什么华青帮、青龙帮、鬼影帮,现在又加上了越南帮。
他们杀人、抢劫、贩毒、卖淫,这都成了美国社会的一大灾难。他们这些年轻人的父母
呢?只能睁着眼睛,看着他们的子女,这些本来是那么听话的孩子去杀人越货,他们对此束
手无策。为了活命,他们拼命工作,没有时间去教育孩子,也没有能力去管教他们。因为他
们的英语不如这些孩子,社会知识也不如这些孩子,甚至连精力也不够了。怎么办?只好看
着他们的孩子变成魔鬼。”
“那么,我们没有办法了吗?”
“没有。”
“一点没有?”
“对于这些年轻人,我们很难做什么事。因为这是历史,人不能抗拒历史。”
“可是……”
“就具体的人而言,你当然有事要做。”
“做什么?”
“防备。”
“防备?”
“对。”阿春十分有经验地说,“你要防备宁宁周围的人,隐藏在幕后的人。他们当然
知道你是生意人,有几个钱在手上。他们会下手,向你下手。还有……”
“还有?”
“另一种可能。他们利用宁宁做人质,逼你交出巨款。”
他认真地听,一个劲儿地点头。说实话,他有点紧张。
他正因为紧张,他才要认真地听阿春讲,阿春是个老移民,她的经验比金子还可贵。
“其实,”阿春象是在总结,“你是在管闲事。”
“管闲事?”
“对。”
“谁?”
“你。”阿春肯定地说,“美国的法律,是以人的权力为基本,她18岁了,你就再也
没有权力去干涉她的事情。”
“怎么是干涉?”
“是干涉。”
“可她还不懂事,没有成人呀!”
“从明年开始,你的税务会有一个很大变化。她的一切开支,就再也不会出现你的税单
上,你的各种保险,也再保护不到她的头上。她的名字也将在你的家庭里除去。”
“可我不愿意这样。”
“不管你愿不愿意,这是人权法。”
“人权法……”王起明自语。这三个字,怎么会有这么大的压力!
“美国可是你自觉自愿来的,并不是谁请你来的。你来了,就得遵守它的法律。想开了
吧!在美国,你是得不到中国传统观念上的天伦之乐的!”
“难道,中国的一切观念在这儿,都用不上吗?”
“也不是。中国有句俗话,儿孙自有儿孙福:哪儿的黄土不埋人!我倒是觉得,东半
球,西半球,哪儿的土都是土。人死了,埋在哪儿都一样。”
这时,她把杯中酒全喝光了。那酒杯,盖住她的脸,在玻璃杯后面,她的脸是什么表
情,谁也看不出,谁也猜不到。
王起明也跟着灌了一口。
“你该走了。”阿春说。
“你赶我走?”
“不。让你太太一个人支撑一个厂,不合适,尤其是在这个关口。”
“你的店怎么样?”王起明换了一个话题。
“唉,一团乱麻,一笔糊涂帐!”
“你的个性,根本不适合与人合股。”
“独资?钱呢?那两个混蛋股东倒是想卖股子,可他们头期就要十万现金,这不是成心
难为我吗?”
王起明拉开房门说:“阿春,我觉得,生活里要是没有你,我很难支撑下去。”
“少说废话!”说着,阿春把王起明推上轿车。
几天之后,阿春收到了张10万美金的支票。上面的签字阿春是再熟悉不过的名字——
王起明。
她看着那龙飞凤舞的签字,站立良久。